首先要正確判斷是否為真地震如果確定只是因為另外的因素造成的突然震動就大可不必驚慌,如果是真的就馬上采取以下這些措施。
第一地震發(fā)生時,如果在平房,我們可以立即逃往室外開闊地避震,其他情況下應迅速就地躲避,震后再迅速撤離到空曠或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因為,你一旦選擇跳樓,輕則受傷,重則危及生命安全。同時,在地震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奔跑!因為,地震時樓房搖晃劇烈,奔跑受到影響;掉落的磚塊或物件隨時可能砸傷我們;加上樓道、樓梯可能已經(jīng)損壞,道路不通。所以發(fā)生地震時要沉著冷靜,不要做出危機生命的行為。
第二一定要盡量保護好自身安全,地震發(fā)生時,我們?nèi)绻谑覂?nèi)一定要沉著冷靜,在躲避時首先用枕頭、墊子、書包等物品保護頭部,遠離或避開前面所說的不適合避震的區(qū)域,就近選擇好適合的避震區(qū),震時迅速躲避抓住牢固的物體,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保護好頭頸、眼睛,避免砸傷,保持鎮(zhèn)定,堅持到震動結束。一旦震動結束,我們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區(qū)域。
如果在家里的話,那么就必須要迅速找到一些擋住身體的物體中躲避,例如墻角邊或者桌子底下等。同時要記住關掉天然氣、煤氣都有已然氣體,避免發(fā)生爆炸和火災。
如果是在電影院、博物館、體育場所或者車站碼頭等場所,則是就地取材,跑向兩邊,找掩護體避險。等震動結束后迅速有序離開,不要蜂擁而出避免造成踩踏事件。
如果在街道的話要迅速遠離街邊防止被樓上的玻璃花盆等東西砸到,同時也要迅速離開高大的建筑物。遠離電線桿、變壓器廣告牌和危房等。
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有時完全超乎人們的想象,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災害,還可能造成嚴重的次生災害。不少歷史震例表明,有些地震的次生災害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損失還要大得多。我們要掌握科學的避震方法,正確應對,如遇到火災、有害氣體泄漏時,要盡量用濕布捂住鼻子,逆風逃離。
不少地震例子就是最好的教訓了,加強人們的避震知識尤為重要,科普地震知識刻不容緩,地震科普體驗館可以用最安全、最省心和最省事的方式科普地震知識。真實模擬地震發(fā)生的場景,讓人記憶深刻。